「花雨弦歌」六十周年系慶講座系列
主題一:典則以麗
日期:2024年1月13日(星期六)
時間:14:30-16:30
地點:香港中央圖書館
詳情:點擊查看
歷代帝王詩淺說
講者:陳煒舜教授
簡介:前代帝王作詩之舉,如今往往譏為「附庸風雅」。實際上,帝王作詩除了言志抒情,更重視以詩教化臣民。因此,《詩經》及古逸詩作品每有託於古帝王名下者。漢魏六朝及初唐文壇,亦多以帝王為領袖。他們並非附庸風雅,而是總持風雅,這種主導乃是文學性高於政治性的。唐中葉後科舉發達,士大夫的影響力方才日漸大於帝王。本次講座以歷代帝王詩為探討中心,俾聽眾對中國詩歌發展脈絡有不同於尋常之認知與理解。
漫遊宋詞的藝術空間
講者:徐瑋教授
簡介:詞即歌詞,無世無之,而所謂「宋詞」,乃專指宋代的流行歌詞。詞大盛於宋,詞人透過婉微的筆觸,曲盡人間情感,令讀者流連於淒迷幽美的藝術空間。詞遂成為中國古典韻文中最為細膩的文體。本次講座以若干名篇為例,觀察其中時空與人事的對照,以冀彰顯詞體的藝術特質。
講座現場照片
講座現場照片
主題二:文隨境遷
日期:2024年2月17日(星期六)
時間:14:30-16:30
地點:香港中央圖書館
詳情:點擊查看
漫談香港「董富記」與上海「書隱樓」
講者:陳濟舟教授
簡介:人與住宅除了購買、擁有和維護外,還能產生哪些不可思議的關係?當承載家族和個人記憶的房屋不復存在,個體又應該如何組織自我的情感和記憶?在此過程中,文學和書寫的重要意義應當如何體現?本次演講圍繞「人隨物隱,情以工彰」這個主題來嘗試回答以上問題。演講內容涉及兩位作家:董啟章和王安憶;兩座歷史中的宅子:「董富記」和「書隱樓/煮書亭」;兩部小說《天工開物·栩栩如真》和《考工記》;兩座城市:香港與上海。
魯迅漫步神保町
講者:崔文東教授
簡介:魯迅一生嗜書如命,與書店結下不解之緣。在留學日本的青年時代,魯迅於東京諸多書店購書、讀書的經歷,更是奠定他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的基礎。可惜魯迅自己對這段時光著墨甚少。他究竟曾流連於哪些書屋?又青睞哪些圖書?其讀書經歷有何特別之處?本次講座結合魯迅親友的回憶與一手資料,重構其青年時代購書、讀書的歷史場景,探求其文學知識與文學素養的源泉。
主題三:經典今詮
講座已改期至:
2024年3月23日 (星期六)
上午11時至下午1時
地點:香港中央圖書館
詳情:點擊查看
十九世紀廣州粵語音系的重建及其演變
講者:郭必之教授
簡介:通過整理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 (1828)、Cantonese Made Easy (1883) 等文獻,嘗試重建一百多年前的廣州粵語音系,並拿它跟其他粵語方言做比較。在此基礎上,我們將探討以下幾種音變:(一) 齒齦噝音和齦後噝音的合流;(二) /i u y/ 的複元音化;(三) /om/ 韻與 /ɐm/ 韻的合流;(四) 小稱變調的歸一化。
動物世界裡的仁獸
講者:潘銘基教授
簡介:中國傳統字書,例如《爾雅》、《方言》、《說文解字》等,收錄了不少與動物相關的詞彙,其中所載動物,或即今天某種,或已告滅絕,或尚待考證。「仁」是孔子儒家的核心思想,本指人與人的關係。在動物世界裡,古人每多賦予某些物種有著人類的品德情意,因而有「仁獸」之謂。此等想法,同時也反映了人世間對高尚品德的追求。
講座現場照片
如有查詢請電郵至: